4000018091

听力科普

不是所有听损患者都适合佩戴助听器

来源:未知日期:2025-10-24 13:32 浏览:
听力损失是一个复杂问题,并非所有听损患者都适合佩戴助听器。助听器是一种康复设备,它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和禁忌症,将“听力损失”与“需要助听器”划等号是一个常见的误区。

如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不适合或需要特别谨慎佩戴助听器:

1、急性或活动期的耳科疾病, 如急性的外耳道炎、中耳炎、鼓膜穿孔伴有流脓等症状。此时如果佩戴了助听器会堵塞耳道,影响通气引流,可能加重炎症或导致继发感染。同时,耳道的分泌物可能会损坏助听器。

2、突发性的、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。这是一个耳科急症,有一个“黄金治疗期”。在此期间,首要任务是进行医学抢救性治疗,尽可能恢复部分听力。待听力稳定后,再根据残留的听力损失程度考虑是否验配助听器。

3、不明原因的单侧耳聋和耳鸣,尤其是突然发生的单侧耳聋和耳鸣。必须首先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,排除重大疾患,之后再考虑康复方案。

4、从听力损失的类型来看,助听器主要适用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和部分传导性耳聋患者。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受损导致的,这类患者通常能从助听器中获得显著改善。然而,对于传导性耳聋,尤其是由外耳道闭锁、中耳炎未控制或听骨链中断等问题引起的,助听器的效果可能有限。

5、听力损失的程度也是决定助听器适用性的关键因素。
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, 如果残余听力非常少,助听器即使将声音放至很大,也无法有效刺激听觉神经,患者可能只感到振动而非清晰的声音,效果甚微。这种情况下,人工耳蜗植入通常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6、中枢性耳聋/听觉神经病谱系障碍,听不见的原因主要不出在耳蜗,而在于听觉神经通路或大脑听觉中枢。患者的听力图可能不差,但言语分辨能力极差(“听得见,听不清”)。 传统助听器只是放大声音,但无法修复神经信号传输和处理的问题,因此效果往往不理想。

“是否适合佩戴助听器”是一个需要由专业医生和听力师共同做出的判断。
对于暂时不适合助听器的患者,应咨询医生其他康复方案,如人工耳蜗植入、骨导助听器、振动声桥等听觉植入设备,或进行手语训练、唇读培训等沟通技巧的学习。助听器只是听力康复的一部分,成功的干预需要结合听觉训练、环境适应和家属支持。

佩戴助听器前,必须先看医生,明确诊断,这才是对听力健康负责任的态度。

上一篇:如何判断购买的助听器是否真的适合 下一篇:没有了

搜索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