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频重塑技术
来源:未知日期:2025-05-27 14:38 浏览:
对于高频听力损失较重,残余高频听力已得不到利用的听损人士,可以尝试使用高频重塑功能。
简单来说,此功能会将听不好的高频音转移或压缩到听觉功能较好的中低频区 ,这样用户仍能感知到这部分声音。
1. 高频重塑的原理
频率压缩/移频:将无法感知的高频声音(如4000Hz以上)按比例压缩或平移至低频区域(如1000-3000Hz),利用患者尚存的中低频听力来感知这些信息。
保留原始音调:现代助听器算法会尽量保持声音的自然性,减少音调失真。
2. 适用人群
典型特征:高频听力损失严重,且传统助听器放大后仍无法识别高频音;中低频听力较好(通常≤2000Hz听阈在50dB HL以内);常见于老年性聋、噪声性聋或遗传性听力损失患者。
3. 技术优势
提升言语清晰度:高频辅音是理解语言的关键,移频后可改善对辅音的感知,尤其在嘈杂环境中。
保留声音线索:比单纯放大高频更有效(避免失真或不适)。
4. 潜在局限性
适应期较长:用户需重新学习声音映射关系,初期可能感到声音“不自然”。
音质影响:个别用户反馈移频后音乐或环境声的音色改变。
个体差异:效果因人而异,需专业验配和调试。
5. 验配与调试建议
专业评估:通过真耳分析、言语测验证实高频残余听力是否真的无法利用。
渐进式调试:从低压缩比开始,逐步调整至效果。
结合其他技术:如方向性麦克风、降噪算法,进一步提升信噪比。
高频重塑技术为高频听力损失者提供了新的康复可能,但需严格评估和个性化调试。建议在听力师指导下进行至少1-2个月的试用,并结合主观反馈与客观测试结果判断有效性。